新闻快报
摘要:
商务部部署典当、拍卖、融资租赁等行业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工作:http://news.hexun.com/2015-01-15/172417237.html
沈阳浑南区105台公车拍卖
据沈阳网报道,1月23日上午,浑南区利用沈阳联合产权交易所网络交易系统推出的第三批公车拍卖,成交102辆,流拍3辆,成交总额346.04万元,增值130.86万元,平均溢价率60.81%。
中央国家机关公务车拍卖溢价率再创新高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日前中央国家机关公务车第三场拍卖会在花乡二手车市场落槌,96辆公务车全部成交,溢价率140.65%,创三场拍卖会溢价率新高。http://auto.163.com/15/0204/07/AHJGLKHU00084TV6.html
网络拍卖法律不健全问题引起关注
据广州日报报道,近期地方两会期间,广东省政协委员谭练提交提案,针对众多企业纷纷加入“网拍”行列,相关法律法规缺失,建立从事网络拍卖活动网站没有限制,网络拍卖活动中出现了投机和欺诈的现象提出了质疑。http://news.163.com/15/0208/05/AHTJLQIR00014AED.html
艺术品市场"无底价拍卖"受热捧:低价起拍是否真能捡宝
中国日报网消息,自2011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进入一轮深度调整以来,“无底价拍卖”这一形式便开始成为各大拍卖公司聚拢人气的流行做法。有拍卖界人士认为这一形式既能激起很多‘捡漏者’的参与热情,又能活跃拍场气氛,同时也能够保持非常高的成交率。不过对于愈来愈热的“无底价拍卖”,藏界业内人士坦言:漏肯定有,但可遇不可求。毕竟绝大多数藏家的眼睛是雪亮的。也有业内专家对“无底价拍卖”提出隐忧。拍卖这种交易形式,是一种艺术品市场的定价工具,如果将这种定价的决定权交由购买人,拍卖业在艺术品市场交易体系中应有的价值与作用就会大打折扣。“无底价拍卖”有真有假。”真,自不必说;假,则是委托方与拍卖行勾结,雇人在拍卖中哄抬价格,以期让自己的拍品获得一个新的“身价”,这一做法的危害同样应当引起警觉。因此,有专家提出:“如果‘无底价拍卖’被大面积地推行,对拍卖业建立起的核心价值与作用无疑是一种极为残酷的重创。
【所属栏目:拍卖新闻】 【查看次数:2026次】 【发布时间:2015年2月12日】